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学信息 > 居士(谁是真正的“居士”?——带您走近佛教出家人生活)

居士(谁是真正的“居士”?——带您走近佛教出家人生活)

来源:嘉青文学网

居士,是佛教语。通常指出家人士和在家信众等。在古代中国,一些熟悉佛教的人仕都喜欢称自己为“居士”。不少人认为称自己为居士,是一种对自己修行的表述和肯定。但实际上,正宗的佛教出家人才应该被称为“居士”。

在佛教中,出家人被称为“沙门”。沙门一词出现早于佛教,一开始并不指修道者。但随着佛教传入中国,该词就慢慢演变成指在佛教中专志修行的人,含义逐渐接近于“僧”。

被称为沙门,就代表着接受了出家的生活规范和僧团的教诲。在很多佛教国家和地区,沙门被寄予极高的崇敬和尊严。沙门们要一心向佛,舍弃尘世,更要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佛教的教义。他们穿着相同的僧袍,头发全剃,袒胸露背,对自己求学专一,不谈爱情婚姻,不谈个人喜好。

虽然佛家出家人的既定规范严苛,但其实现代大多出家人不拘泥于这些规范, 他们会打工,会上网,会看电影。他们在保持自己心灵的净土之时,也融入了社会的生活。他们并不是不谈高拔和喜好,而是始终保持云淡风轻和心无挂碍的境界。

居士是什么?来了解一下

关于佛教中的居士,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。最广义的说法,是“不出家庭行善为志”的义士,指在家庭中践行佛教教义,行善积德,也有人解释为“佛教在家弟子”的意思。

不论以何种角度去看待居士,他们都是以“心灵的向上”,为广大佛教信徒树立起一个可亲可近的榜样。居士们常常通过修学佛法、禅修打坐等方式,提升自己的心灵层次,增加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。在日常生活中,他们通过勤劳做事、善待他人等行为,传承佛教的核心理念,也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
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自称为“居士”

“居士”,是指一种过着清苦简朴的生活,志于修行的人。他们既不出家,又不追求名利,以自省自悟为人生目标。在儒家文化中,居士是“居官二十年,一日为士”的人物;在佛学中,是“居家修道”的一类人物。

在今天,居士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内核,更加强调了对自身素质的锤炼,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爱,对人生意义的追求。

“居士”这个群体中既有知名的文化大家,如叶圣陶、钱钟书、严复等,也有默默耕耘的普通人。他们或许读书写字,或许种地砍柴,或许参军保家,或许创造发明,但他们的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点:过一种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。

居士们的生活设施简单,房屋内仅有基本的家具和日常物品,而且在物质上做到简约和耐用。他们讲究素食,拒绝大鱼大肉,追求自然与健康。同时,居士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,通过功课、练习以及思考,不断提高自身的修为和智慧,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也充满了敬畏和追求。

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,居士们的生活状态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追求的,但它无疑是一种紧跟时代潮流,走出精神困境的智慧生活方式。

信息搜索
最新信息